top of page

#小橋流水 2025

  • Writer: One Kayak
    One Kayak
  • Oct 23
  • 32 min read

Updated: 3 hours ago



我要在这里,温柔地灌一批水。



2025/10/23

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


2025/10/22

许翀赠广陵

何复伶伦吹竹裂,无需伯雅绝弦忠。

天池信有佳人待,送我扶摇九万风。


和许翀

双城遥共四时中,宿雪重峦径未通。

岂叹相逢惟午梦,千言织羽寄飞鸿。


言 午 羽 中,尽力了



2025/10/22

友人遣客远道捎芡实糕至,

即鸡头米所制松糕是也


鞦韆半架风初起,

云山几度秋江底。

绿萝玉树庭前雨,

红叶小鸟鸡头米。


2025/10/10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tion

新作World Builder Creature的UK premiere,一整个大惑不解、大开眼界。(作曲家90后)

吉他协奏曲。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在交响乐厅看见吉他、键盘和架子鼓。(作曲家40后)

主要是来听下半场的西贝柳斯第三。体现出了水平比三藩交响乐的确高出不是一点半点的。

最后是指挥Thomas Ades本人的作品Aquifer,所有人都非常忙,打击乐部尤其忙。最后一排大提琴翻谱子时翻到地上了,捡起来继续若无其事地开始忙。(作曲家70后)


嗯我感觉sf都不太演新曲子,大概处于经典普及阶段。波士顿就基本每次开头都有个十分钟十五分钟的年轻作曲家新作premier。伦敦好像就对新作品接受度更高,说明听众也是常客多。


2025/10/19

仍然保持了每次来伦敦,不论行程松紧、开会休假,我都要到格林威治看一眼本初子午线的优良传统。


2025/10/18

传说中牛顿的苹果树。


2025/10/17

吃饭还要看伦敦,或者任何一个真正的大城市。

街角随便进一家,泰国菜、意大利菜、日本菜、马拉西亚菜、印度菜、成都菜、湖南菜、西非菜、西班牙熟食铺子….冰淇凌、咖啡、抹茶、巧克力。几乎不会错的。失望的几率很低。

上次在borough market附近乱走,碰到这家装修很好看的西非菜。这次又来了。

全世界最喜欢的两个城市,让我愿意坐公共交通的城市。


是因为英国人不会做饭,也“改进”不了什么,所以歪打正着了吧。


2025/10/6

一个还挺有意思的电影,推荐一下。

真人真事,拍得有点像纪录片,但不是纪录片。

讲七十年代human-powered airplane有奖竞赛的事,基本是如何骑着自行车就放着风筝骑上天的意思。一群很执着的人做到了一些看似没必要、但又很有必要的事。


2025/10/5

David Kinch大叔在Santa Cruz附近小镇开了pizza店。

店员说,他现在的日子,主要就是旅行、寻找美食、享受生活。现在的日子,一定是比经营一家米其林三星的每天满头包要快乐多了。当然了,那也确实是有fame和各种光环。

虽然Manresa改换模式了蛮可惜,但面包店、pizza店、bywater还有小店都经营得很有起色。合影还是疫情前。事异时移。开心就好。

大伙儿中秋快乐呀。

pizza也超圆,月饼也超圆。


2025.10.5

记得小时候学历史,淝水之战是从“汉人正统”的视角去讲述的。这如何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东晋王朝如何抵御北方异族入侵,谢安如何运筹帷幄稳如泰山地下棋,体现了(表演了)世族名士风度。

后来从前秦苻坚的角度来重看这段历史。这场战争的失败充满了偶然性、甚至狗血的偶发事件。苻坚又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德行出众、劝课农桑、发展民生、对下宽仁、拥抱儒学、任用汉人知识分子、亲近佛法亲和西域、以恩德感化少数民族、尊重其风俗信仰的典范君主。用现在的话说,他满怀中华文明大一统和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

尤其是在那样一个乱世,苻坚的德行和宽仁如此难得。不由掩卷叹息,淝水之战,原本可能是老百姓的一个机会。有机会提前200年结束南北朝对峙的分裂和战争,迎来一个开明的君主。为此,华夷正朔可能也没那么重要了吧。至少对于北方来说,也可以提前结束混战,不必再等半个世纪直到北魏太武帝到来。几句话如此轻巧,背后全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血泪。


有人说苻坚过于宽容、对臣下养虎为患,也没能处理好宗室问题。有人说他虽有雄才,但未能见机,此时民疲主骄,应该再忍几年再南下(司马光、王安石)。有人把他的惜败和拿破仑相比。有人把他列为中华历史上top 5可称为大帝的人物。或许苻坚读史不够,或许读得很多,但还没有吃透这一次次的重演。


2025.10.4

哦还有那几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那真是没有最狂,只有更狂[Chuckle] 但杜甫这个狂确实和李白的狂还不太一样。杜甫是世家子弟、京圈n代(姥姥家比杜家更…),七岁会写诗、青年有才名。虽然妈妈走得早,但姨母和家里长辈给了他很多的爱。二十八岁之前那几年,跟着地方大员老爸在山东耍,社交场上估计主要是听到好听的话、商业互吹。应该具有相当的自信,也应该培养了相当的官场交际和处事的能力可惜爸爸还没来得及托他一把就去世了,后来仕途一直不顺也是时运不济,再到安史之乱,太倒霉了。虽然困顿凄凉,那年轻时的自信和狂很可能还留在性格深处。相比之下,李白没家世,有点自傲又自卑的那种狂,忽而上天入地、忽而小人得志,政治上很不成熟,为人处事也不大通,(其实李白不是不屑,而是不大会)。


2025/10/3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我是想说,我们前世肯定见过。不止见过。)


2025.9.25

天,有人问我,会不会压力很大。

我…. 啥?

有人,看你做这么多事。

我,做事有啥压力,事儿没做才有压力吧。


有人,是不是说优秀的人都很卷。

我,那就是还不够优秀吧。特优秀还有啥可卷的。

有人,可是人家说,你们学校都很卷。

我,我不卷。或许我会卷着别人…


2025/9/22

四十三歲,三步一拜朝五台。

(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


2025.9.20

李白是怎么学写诗文的?他把《文选》仿写了很多遍,不满意的就毁了再写。现在人读懂一篇都蛮难得吧,李白是全本通读通临。他不是“意临”,而是从选字遣词、句法构造、章法转合、到技法修辞,亦步亦趋地模仿。

李白写诗不是靠喝醉了酒随便胡诹的。李白是下了苦功夫的。李白当然是天才,天才尚需如此;凡人要好好玩耍,更只得如此。要不就别玩了。

才华和灵气是不会被训练、规格束缚住的。被束缚住的,那都不是真的灵气,是自己的臆想。

书法亦如是。狂草其实技巧极深。创作时写得很慢,章法笔法严密,一丝不苟。


试看李白仿写的一段。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哈哈

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帐中剑舞,泣挫雄威。骓兮不逝,喑恶何归。

——李白《拟恨赋》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江淹《恨赋》


李白是怎麼學寫詩文的?他將《文選》擬寫多遍。現在人通讀已是難得。李白是通讀通臨。他不是“意臨”,而是從選字遣詞、句法構造、章法轉合、到技法修辭,亦步亦趨地模仿。

李白寫詩不是僅憑天賦,也不是靠醉酒,而是下了苦功夫的。

書法亦如是。狂草其實技巧極深。創作時寫得很慢,章法筆法嚴密,一絲不苟。

有人擔心訓練會不會束縛住才華。其實不會的,而是會讓才華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會被束縛住的,那不是真的才華,而是臆想罷了。

李白擬文選,只留下一篇《擬恨賦》。請試看一段。可謂一模一樣。


若乃項王虎鬥,白日爭輝。拔山力盡,蓋世心違。聞楚歌之四合,知漢卒之重圍。帳中劍舞,泣挫雄威。騅兮不逝,喑惡何歸。

——李白《擬恨賦》

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江淹《恨賦》


2025.9.20

蘇軾、蘇轍在嘉祐二年中進士後,嘉祐六年又被推薦參加制科考試。這個制科考試,大宋朝三百多年,一共只舉行了22 次,總共錄取了41個人。

蘇軾和蘇轍當時已授官,但均未赴任,而是為了準備制科考試,同居懷遠驛苦讀。

現在讀蘇軾蘇轍的文集,會看到他們各自有一組齊整的文章。蘇軾專論各位古人,《秦始皇論》《管仲論》《賈誼論》《諸葛亮論》等。蘇轍專論各個朝代,如《夏論》、《商論》、《六國論》一直到《五代論》等。說白了,哥倆兒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把那個時代重要的議題,分別寫文章論了一遍。

每人齊齊整整,各五十篇。

(整理自朱剛《蘇軾十講》)


2025.9.18

清平令遵禅师初参翠微,便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微曰:待无人即向汝说。师良久,曰:无人也,请和尚说。微下禅床,引师入竹园。师又曰:无人也,请和尚说。微指竹曰:这竿得恁么长,那竿得恁么短?师虽领其微言,犹未彻其玄旨。


2025/9/14

原来同学聚会是这么愉快的事呀。


虽然二三小组碰面是有,但二十多年了,我好像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聚会。班主任也到场了。特别感谢安亮牵头组织。


好多同学都是毕业后就再没见过,但一点陌生感也没有,特别亲。谈话起来和自家兄弟姐妹感觉差不多,纯粹话旧谊、聊八卦,生活委员逐个“关心个人问题”。


班主任也像自家长辈一样,回忆每个人小时候的八卦糗事,老师觉得很骄傲的点滴成就,也询问叮嘱每个人现在的生活。


要多聚。


2025/9/11

祝新旅程顺利、新生活开心,

愿你善良正直,明理从容,看清自心,找到方向,勇敢前行。


2025.9.10

我還偶爾上過晚自習,我很鬧。 小謝看晚自習,就倚在門上看我鬧。等我看到她,大驚。她就微微一笑,不說話,得意地揚長而去。

(忆高中语文老师谢超)


2025/9/10

矮油,小宇宙播客居然不能读经[捂脸][捂脸] 晕菜

只好开apple podcast啦。开个新播客~~~


內什么 受持读诵 

不定时掉落 欢迎订阅


又及,广雅诗歌公社播放量过15k了,无敏感内容,纯文艺,就在小宇宙平台+apple托管还挺方便的。哎还在考虑今年要不要更第三季。或者也不定时掉落番外吧。


2025/9/7

对比10块钱一打的蛋和7块钱一打的蛋,口味有没有明显差异

橘色的、蛋黄大的那个是贵的。口味来说,区别还挺明显的。我喜欢便宜的,蛋白更Q一点。


2025/9/7

Shard 33的胡同还是不错吃的,虽然没有很惊艳,但毕竟view无敌。Dishroom好吃且性价比满满,这次就没去老牌的Veeraswamy。四处随便乱走,遇到的brunch、咖啡馆、拉面都超好,获奖pizza Zia Lucia完胜洛杉矶那家老奶奶pizza店。还有新开的潮汕牛肉火锅,看到我们像是小留学生新来乍到,老板主动给打了七折,广结善缘,好逗。


论一个大城市的自我修养。


2025.9.6

这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一般最正统的功夫,要练到最高级别才非常厉害,而邪门武功,初级就有奇效。朴素的诗风写到极致,完全靠基本功写好,非常难,而瑰丽、奇崛的诗风只要用好基本的技巧,很容易就出效果。正常的写法,到最后一定是最厉害的。这就是为什么李贺比不上王维、陶渊明,太奇崛华丽的诗易受辞藻之害。反讽的诗,把日常换个说法,容易有趣味,而朴素的诗,需要抓住日常中那些一闪即逝的宝贵时刻,体现出一些更深刻、更超越的东西,更难。” —— 王志军《进入诗歌》


2025/9/4

喜欢读张一南的文章,看她做的事。

“两个字,“忠”和“恕”。忠就是“中心”,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心;恕就是“如心”,就是将心比心,去推测别人是怎么想的。孔子的道理,无非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和推测别人的内心。”

“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不是一种道德,而是一种智慧。”


2025/9/3

My favorite spot in London.

没有之一

(格林威治天文台)


2025/9/2

8/15 9/2 9/9


2025/8/23

好有缘,没想到有机会又聚了一次。


聆听了恒实法师、见护法师开示。

恒实法师的吉他和西塔琴。

巫娜古琴音声供养。

Brian的诵钵和禅宗故事分享。


最后一张合影是在上车前,近威法师主动提议帮我们拍的。开心。


2025/8/21

梅花三弄、渔樵问答、流水,三大件儿。

开心![玫瑰]

(还有超级件儿,潇湘水云、广陵散、胡笳,以后再说)


2025/8/16

八十多年了。痛斥特伯伦。


2025/8/15

林下听琴,音声供养。从白天到深夜。

认识了巫娜老师,一见如故[爱心][爱心]


林下聽琴

音聲供法界,安住始調琴。

泉壑吟清籟,林嵐滌濁襟。

七弦偕隱意,一曲歇狂心。

返照入流處,騎牛星已沈。


閏月既望般若禪林琴人音聲供養


2025.8.13

“靠冥想拯救世界的建议会被看作天真幼稚。因此我要强调,我的意图并非引领全球性的慈爱浪潮。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实现,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我认为这样的景象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我认为拯救地球也不需要这样做。

我认为,通过培养冷静、清明的大脑,滋养智慧,就可以拯救地球。有了这样的大脑,一方面能使我们面对威胁时不至于反应过度,因此就不会维系恶性循环,激化冲突。冷静、清明的大脑还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分析推动威胁的原因——比如,就可以厘清什么会刺激人们加入或支持暴力活动,什么会抑制人们做这类事情。我们不需要去爱敌人,但清醒地认识他们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哲学和现代心理学都给出了同样的启示:想要清醒地认识敌人,就要抑制恐惧和嫌恶,但不仅于此,还要超越更微妙的感知和认知扭曲,而这种扭曲常常隐藏在更微妙的感觉中。“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5.8.10

「如嚼橄欖的典故」

歐陽修贊梅堯臣的詩:「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袁枚《隨園詩話》亦有:「詩如橄欖,初嚼生澀,久回味甘。」

現代人也用以評論電影、音樂,初看平平無奇,卻內涵豐富,味有回甘。

也用來表達人生況味、悲喜自知。


另外,蘇軾也詠過《橄欖》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 

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2025.8.6

魯迅《悼楊銓》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新斋号,两由轩


2025.8.6

“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照然明淨。與定法相應。持心不動。懷抱淨除爽爽清冷。”(摩訶止觀)


2025.8.5

若此物是此物,何来此物

若此物不是此物,本來無一物。


2025/8/5

我忽然想到我上一次在国内坐火车好像是2005年。北京-上海-北京。

夕发朝至,单程12小时,7pm-7am。真是值得感慨。简直是个冷笑话吧。


土包子要准备坐高铁啦。(搓手中)


2025/8/4

黑莓挂了好多果子

“鹿苑”


Santa Cruz山裡的野生黑莓


2025/8/4

旧年写了一篇关于王铎的笔记。风雪君阅后,竟用文言重写一篇。那我还不得连夜抄录并作跋以酬。[爱心][爱心] 

跋曰:

曩岁余尝临王孟津行草数帙,感其际遇,草就笔记一则。承风雪君青目,阅余旧稿、椽笔重诠,易俚白为典诰、村语为雅言。岂独文辞之迁,实萃文心之髓。细览其文,考镜精详,辞气渊雅,文采斐丽,史胆峥嵘。笔如秋刀,琢朴玉而显章。墨似清泉,涤尘嚣以熠辉。至若钩沉遗事,摹末世怆情,深可叹也。

谨记数行。君或见此跋,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乙巳闰六月 两由轩广陵谨识。


2025/7/30

周末蜗牛出壳,去了两个展的开幕。

先是一个形式比较传统的书法,李跃林王广宇双人展。两位都是理工科,一位数学教授、一位物理教授,但临帖创作多年,颇有心得。李跃林在创作之余,做了大量细致的整理研究工作、在专业期刊发表书法史论文,近来又有关于北魏洛阳体(楷变)的专著。王广宇谈吐幽默、勇于自省。他说,十几年前曾被朋友说“沾染时风较盛”,被一语点醒,开始专心望古、汲古,再谈破古。

心如馆长说,这二位都是业余书法家,但说起来,古代书法家,哪位不是业余呢?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宋徽宗吧。只有宋徽宗是职业书法家、业余皇帝。众笑。


再一个是当代艺术画廊以“文字”“书写”为主题的展,涵盖十九位艺术家、作家、学者近十年的新作。不在传统书法的框架下,但很可一观。

有我一直关注的王天德。他做的烧痕有书法线条屋漏痕的感觉。这次是拼贴(图六),感觉没有以前的灵动(图四五),但也挺有意思的。

冯锺睿的mixed media(图三),几十层的层层叠叠+拼贴。大概是文字褪去,真意浮现的意思。老先生就在walnut creek住,但没到场。听他的学生说,老先生九十多岁,不出门,每日只打坐、学佛、画画。


2025/7/29

元以前的书画不得出境

建国后的动物不能成精


2025/7/28

感谢朋友赠书。

千里迢迢从日本背回来。再从东部寄来。


2025/7/25

承友人命题,作诗咏太阳雨


闰六月初一佛州半晴半雨


季月温风至,薄云愁复侵。

熹微入林隙,晴雨破窗阴。

度影阶明晦,浮光苔浅深。

跳珠穿日脚,静虑涤尘襟。


2025/7/23

走进稻香村,旁边窗口一位顾客犹豫不决。我在这边窗口说,20个山楂锅盔。那人惊看一眼,问售货员,就那么好吃吗? 


北京富华斋饽饽铺的山楂饼和枣泥酥、京华楼饭庄的绿豆糕、稻香村的山楂锅盔和核桃派、扬州富春茶社的千层糕、杭州随便一家街边小店的米糕、上海赤豆松糕还要圆山大饭店或者我做的好、西安回民街再不见踪迹的芡实糕。台中太阳堂乌龙茶老婆饼。都是心头好。

贪吃至此,如何修行。



2025/7/19

春天台北故宫展了苏轼覆盆子帖。am看了,特别喜欢,就在博物馆里订了一张授权复刻。这张不太有名,所以没现货。申请版权又去制版订纸纳米微喷云云,好几个月,终于连字带框弄好了。

我表示不支持不反对吧。我觉得为了家里随便装饰装饰,宋元的东西,博物馆授权的印刷品,倒还也罢了。明以后的,就没必要复刻了。


哎不过说回来,我觉得am虽然不写字,欣赏书法的品味还挺不错的。

(又及,要是真有张苏轼墨迹,我是绝对不会介意挂家里的…..笑死)


PS

我:你还看上哪张,我写给你得了。

am:你写得还不太行。

我……


2025.7.18

太老師贺孔才,也是四中老学长,篆刻家、书法家、收藏家。贺先生生于1903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北平法政大学。祖上自乾隆年间即收藏善本和文物。1931年,藏书皆移至北平,建藏书室。藏书10万卷,文物5000余件。1949年,贺先生将珍藏捐给北平图书馆,参加新中国文物整理工作,随革命队伍南下至武汉大学负责文物接收和文教工作。回京后受聘中央文化部,任文物事业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其四个子女都参加新中国革命工作。1951年,贺先生蒙冤自尽,从北海团城跳下,英年48岁。


王北嶽先生在《印林見聞錄》中記:「白石老人性倔強,門下從客三千人,然偶有不適,即擯之牆以外。畫家王雪濤,與(孔才)先生同為老人門人,所繪花鳥直逼老人。是時,舊都偽作老人畫出售求利者頗多,老人以為系王所為,即告之曰:『今後勿來我家!』,王大恚,自是廢舊求變,終於自成一家,…….(孔才)先生之印,既得老人神髓,老人亦不願先生長相從,顧以先生恭謹過人,無可措詞。一日,忽謂曰:『側君中意於君,不來為妙!』先生如其意,自是除祝壽拜年則不登齊府,後博參吳昌碩、趙之謙之法,仍主朴茂一路。三十以後,以先秦古璽為依歸,雋逸錯落,變化不可端倪。有《武強賀培新印草》(亦名《迂軒印存》)」。


2025/7/18

时隔二十年回学校。班主任六十岁了,跑马拉松,十分精干,刚刚去了甘肃戈壁徒步13天四百公里(八百里流沙),每日扎帐篷喝茶抄心经。

同班同学留校已当副院长了,食堂见着我,听说我毕业就没回来过,笑说:“像话吗。”还打了几句官腔,被我白了一眼。

后疫情时代的新店京华楼可圈可点,一跃成为我心头京菜第一名。关键还是和大小朋友们一起。

方砖厂炸酱面外面到家,名不虚传。

眉州东坡也蹭熊猫热度🐼🐼。

我、我终于把头发给剪了。


哦对班主任见我娃才是最感慨。当年他认识我的时候,我就这么大,十七岁。太唏嘘了。


2025/7/18

搞来一只咖啡品尝杯。蓝色和白色这两边,杯沿儿的角度不太一样,所以喝起来味道有点区别。一边甜一点,一边酸一点。

其实有点像不同红酒、白酒配的不同杯子形状,类似意思吧。


2025/7/18

窜过香港。娃最喜欢的还是MoA和中环滚梯。


2025/7/18

中環這家義大利菜不錯。最傳統的樓宇之間的露台。


2025/7/14

鲁迅书屋咖啡、铁手咖啡、静一、白塔寺、胡同儿。连白塔寺大药房都开了露台咖啡供打卡。炎炎夏日,一步一景。和姑娘们在一起耍,巨开心。


又及,自拍新技能get。


2025/7/14

我常常读海边的西塞罗的文字,蛮喜欢他的才气,也愿意看到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尤其是和我背景年龄都不同的年轻一代作者的看法。但小西的文字,常常透出隔膜、偏见和傲慢。另外他还常常抱怨,比较小家子气。当然了,不否定他的才气。我还是愿意常常读他的文字,常常打赏支持,关注他的成长。

这次小西写香港和蔡澜的文字,是傲慢、自大、偏颇得有点过分了。我还没想好怎么批评他,就搁下了。

结果刚听到梁文道在最新一期播客中用一种温和、理解、周到的态度,谈了谈香港,温柔而隐晦地批评了小西,但也好意赞美了小西的才华,替小西做了广告。我觉得道长真是一位很善良的长者。

之前一直有读者劝小西出国看看,增长一些眼界,大概也是怀着类似的感受和真诚的好意。如今,小西真的去日本了。

或许他与道长在日本会有合作和交集。期待一下。



2025/7/11

我娃买了一套书,说被封面吸引了,要读一下。我、我….我才发觉我没看过英文版红楼梦耶。

嗯翻了翻,真是大开眼界。不能说错,就是太清楚了。Nothing is wrong, it’s just… the level of clarity of English is unbelievable. And the level of ambiguity and subtlety of Chinese is unbeatable. 

以前用英文读易经论语和伤寒论、以及宏观经济学那些,也有类似感觉。但红楼梦毕竟是红楼梦。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举例来说,原文是“女娲炼石补天”,我读着就嗯,挺美的,大概是那么回事。英文是“melted down rocks to repair the sky”,才提示我想了想“炼”的涵义。原本就忽略掉了。很多中文经典,用英文读一遍,都挺有意思的。当然了,文字的美就很难传递了。



2025.6.26

四十载夕曦长勤白驹过隙

十四年行止应节青衫如斯


贺友人毕业、新旅途顺心(嵌名)


2025/6/23

再文艺的人,也会为收到周边而开心~~ 

《雨燕》的设计、排版、装帧、纸张,必须值得拥有纸版。


2025/6/23

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是不断地有人怀念起张慧生。

每个夏天,人都很容易想起静园、艺园、勺园、蔚秀园、圆明园。(re 王敖的文章)


2025.6.22

飙车忘了出口

修行的快乐也不能耽着,要时刻警醒,记着目标


2025/6/22

乙巳夏至

夏至有佳期,客來花未遲。

窗筠拂西照,疏瀹借東籬。

遒媚摹南帖,蒼茫追北碑。

浮沈任雲卷,清濁問誰知。

論道逢今夕,飛觴竟別時。

月華風寂寂,人散夜離離。


(乙巳夏至老師家potluck,老茶、蛋糕、鲜花,為涵珣伉儷洗塵)


2025/6/22

夏至后的一天,一阴生,带着蓝绣球上山。

开着三蹦子运树枝、粉碎树枝用于堆肥、像一休哥一样拖地板、安静吃午饭、茶歇吃西瓜、坐而论道。


2025/6/19

山上的红树林和疯长的黑莓。


2025/6/13

雨燕 | 语言是随身的故乡


年轻人办的海外华语纯文学期刊。第一期已售罄,主题是时间。第二期正在征稿,主题是共生。欢迎关注、投稿。https://apuslit.com/


2025/6/2

让GPT画了一个书法家年表。中文字符图标显示有点问题。先拼音了。

当然远远不如把数给人、人做得好看。胜在快。

deep research收数、补充遗漏书法家(我补了大概一多半名字[捂脸]),更新数、制图,十分钟。

杨爷:这幅图让我认识到2000年相对于人的寿命来说并不是那么漫长。


2025/6/1

儿童节快乐

“复归于婴儿”


2025/5/28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啥有人会对自己没研究过的事儿发议论。同样的雷,连和我三观90%一致的梁文道都踩过——他前些年对占星大放厥词过。

押沙龙多好,也对中医评论过。

和菜头更不用说了,看他一时谈音响,一时谈咖啡,一时谈飞机,真是处处蹦迪,给我带来不尽欢乐。


我没有要defend占卜、中医、咖啡、音响或某个具体的东西。哪里犯得着。只是我觉得,不加研究直接说xx是玄学、xx是骗人、xx是浪费时间,这流程是有问题的。


我的习惯是,管它因为爱好还是什么奇奇怪怪的随机的契机,若是我想研究的事儿,我就多研究研究,研究到玄学边缘就只好打住。

我没机会研究的事儿,我就保持缄默。

对任何事,哪怕听上去最匪夷所思最荒诞最无厘头,我如果没花过至少几百小时或看过几十本书,那么我要么好奇、要么观望、要么完全忽视。我不会蔑视、也不会随意评论。


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我们去花时间。而不花时间就不应该随意评论(更遑论评价、诋毁)。如果肯花时间,任何事情都或许会有一点意思、有一点道理。也许花了很多时间到了玄学边缘,发现进行不下去了,就放手又有何妨。哪怕花了时间发现只是完成了一场打假或一场祛魅,亦无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已然得到了乐趣。至少可以多了解这事的前因后果以及用什么机制在骗人,背后如何运转的,谁得益谁受害了,或许能做点什么来改变。而此时若想站出来说,xx是骗人的,则更有理有据一些。


我明白对流程、程序正義和逻辑的执着也是一种执着,但总要有个抓手,才有可能学习、辩论、修行直到放下。即使学佛亦需要因明。看到月亮才能放下手指。何况你我世间人,不要流程就想登月吗。


PS

我女儿给我解释了!她说,人们是要表达情绪,互联网上人们爱这样表达情绪。他们说this is bullshit,不代表他们认为这件事bullshit也不代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评论,他们只是在用一种很不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一时的情绪。而你,在乎语言的精确性。很多人考虑背后的情绪和动机。

也对。你看,就连鲁迅也会怼中医,而完全是出自一位庸医造成他早年丧父的情绪,而不是有研究、有证据、有逻辑的讨论。我要允许人是人,不是ai,有情绪,要发泄。。。。我也得是个活泼泼的的人,不是ai。

我娃yyds


2025/5/27

我也够闲的。日常无聊怼和菜头。

他近期总撞到我懂的事情上来蹦迪……


2025/5/27

在orange county好朋友家喜摘orange


2025/5/22

灯塔已倒,也许哈佛还是星星之火。即使内容上终究变得不可知,众说纷纭、迷乱繁芜;程序上至少要一个程序正义。


对学生来说,最差情况估计也是可以在友校先注册上课,以后转学分吧。记得那年赶上Katrina,有好多学生千里北上,来我校上课来着。不过当年是天灾,今次是人祸。


2025/5/20

我昨天学了一个词,叫“起号”了。(小紅書)


2025/5/18

三个不合时宜的人


其一(布鲁克纳)

战战履高台,虔心人笑痴。

荒原弥猎号,圣咏返林芝。


其二(罗特)

未振伤其羽,畸零叹此生。

风流逐云散,遗稿倩谁评。


其三 (马勒)

弦管筑危楼,江河日月浮。

落花流浪去,琴酒莫相留。



2025/5/17

“没有什么能取代好的中文的美,没有什么能取代一本精心设计的纸质书,也没有什么能取代人和人见面的空间。” 其实不是中二啦,是好像我最近才从疫情里恢复出来。(或许刚一活过来就…赶紧knock the wood)


2025.5.17

每每读颜家的故事,总不由感慨:读书人读书写字是做什么用的?首先是为明理——见贤思齐,明白大义胜过一己私利、高于个人生死。

大义是什么?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仍然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不可陷入虚无断见。


实际操作中,也恐怕有诸多不得已,但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若临到头来从容赴死实在做不到——固然是人之常情——至少要扪心悔愧,而不能粉饰,甚则趋利、害人。

要是这些道理不明白,那临多少颜真卿的字也是白临了,读多少书也是白读了。若写字也成了博眼球、换名利的工具,那真不如不写。


(又及,更有一个关键在于,以上这些都只可用来要求自己,而不能拿来要求别人、评判别人。不可慷他人之慨。)

是为自勉。

立夏前一日读闲书《弃长安》2025/5/4


2025.5.15

年轻人们,正如你们所知,音乐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机体本身已经达到如此完善的程度,以至于今天,当我们站在音乐面前,发现自己已无力拓展,不复有创新之志,心中颓丧油然而生。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出一种形式是如何从另一种形式中衍生而出的,一种形式不能离开另一种形式而独立存在,而每一种形式在内部又是遵循某种机制运行的、全然自洽的系统……为了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互连接,我将尽可能地拆解、降低理论层面的艰涩繁复,引导诸位以坚定的步伐走进知识的王国。某一天,当诸位离开这里奔赴人生战场时,我请求你们坚定不移地运用所学前行,以这样的方式纪念我,这是予我一生最仁慈的告慰。

——布鲁克纳入职维也纳音乐学院时讲话 18689月)


2025/5/15

Morning rain in May

Surprises garden roses

In California


2025/5/13

这对联游戏玩得还挺有意思的。这两个好工。

六花比似琼花巧,三相原来法相空。

六花比似琼花巧,七海相于意海深。


2025.5.12

有几个著名的令人动容的帖子,我精临过,都很喜欢,祭姪稿、枯树赋、寒食帖,等等。但没承想,迄今我临写得最难过、最动情的,是祭黄几道文。初读起来,本以为是普通祭文;写起来却几近泪沾襟。真是没想到。


黃幾道是福建人,與蘇軾、蘇轍是同年的進士,去世時六十六歲。他與蘇轍結為兒女親家,可見兩家關係親密。此篇悼文是蘇軾與弟弟蘇轍聯名。

寫此文時,蘇軾五十二歲。他從黃州輾轉汝州、常州、登州,才回到京師,不到兩年。上一年,司馬光、王安石相繼去世。蘇軾此時受到新黨舊黨同時攻擊,兩頭不是人。

這篇的書寫極其精微。沈靜整肅,墨氣凝聚、謹嚴溫厚,又不掩俊逸風神,實在難得。

與寒食帖相比,這篇的含忍,更增一層冷峻和感傷。

若說寒食帖有跌落谷底的苦痛、直抒胸臆;這篇則是無可奈何的傷心、人間不值。


蘇軾走時也是六十六歲。

真是他年葬儂知是誰。


臨蘇軾《祭黃幾道文》小記  廣陵



他年葬侬知是谁。


不知苏轼在书写此文时,具体是什么心情。反正我在一笔一笔临的时候,能感觉到,他动了真感情。我也动了真感情


2025/5/12

倏倏忽一载


2025/5/12

湾区少见五月雨。

早上下得还挺大。这会儿变成太阳雨。


2025/5/4

漫漫长夏。读书人一乐就是歪靠着一下午、索隐红楼梦。


2025/5/4

May the force be with us


2025/5/2

“缅怀所有的业已逝去和不曾经历

不平凡都已变得平凡

真实都已变成回忆”


二十年过去,别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没住回燕南园[偷笑]

还知道就是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文字。这种东西读着觉得惭愧,和看颜值低谷的老照片差不多,所谓阁楼转角遇到鬼。又觉得无所谓了、雪泥鸿爪、可以面对。


2025.5.2

集叶嘉莹先生词句以纪念

青鸟书难寄,游丝只自寻。

寒屏残冷泪,低首费沉吟。

云墨凝将雨,浊醪醉更斟。

天涯聆古调,隔海最伤心。


2025/5/1

《立夏前二日作》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鸟叫得好好听。留着live图片了


2025.4.24


飞机上看Past Lives电影


二十四年后重逢。

她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十二岁的自己。

她想念的不是他,而是那时的自己、那里的生活、那样的轨迹、曾经的故国。

或许也不是想念,而是想像。

想像那个自己的另外的可能、另外的版本。

如果上了那间学,如果念了那个专业,如果去了那个城市打那份工,如果遇见或没遇见那个人……如果留在了故国。

没有如果。

还有下一世,也许。

此生不必再见。



如果留在了故国,現在的我不會有那些版本了。還有下一世,也許。

可以再也不要見了。move on吧。


2025/4/27

Stage manager for a huge production. Musical with 65 cast members and live orchestra. So proud of my girl! 

上幼儿园时还是演海浪和水母的小朋友,现在已经是stage manager啦。

过去二个多月,每周工作20小时以上,真是个大工程。


2025/4/26

也许是ai生成的。多半是。

过程也没那么重要了,界线也逐渐模糊。要不要插电、要不要用插件儿、要不要sampling、要不要用合成器,不也都被争论过。

做出来的outcome重要。

Copperplate 


2025/4/23

蚕豆种出来了。

再乱入一些花花。


2025/4/20

感谢表妹寄给我的關於coffee nerd的书。

读了这个年轻人的自述。他在硅谷做过一点startup有关的事,又投身咖啡事业、成长为职业咖啡店主/获奖咖啡师。本来是当作一本咖啡书来看,却没想到特让我感慨的是这一点:

整个specialty coffee这件事儿、这个行业,都是有赖于全球化。不是指之前几个世纪的那种剪刀差的全球贸易,而是指过去几十年全球化中的相对自由的人才流动、充分的信息交流,以及那些颇为左派的关于环境保护、co-op合作社的思潮。

一件似乎日常、美好、理所当然的事,也许只是历史中幸运的偶然。


2025/4/17

读到杜甫的句子: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2025/4/16

最近清华、武大公号一起翻车的事情,我刚刚听说。就是那个“她努力求学,不是为了成为谁的文科生女友。“


不由想起之前见老同学的一段谈话。当时还没觉得,现在觉得还可以好好思考。


同学带新婚妻子一起来看我。叙旧之后,他问我一个问题,“你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如何平衡工作和照顾孩子呀?”(原话)

我一时没想出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这位老同学是一位左派学者。我一直以为我们虽相隔甚远、十几年没见,但三观挺合的。不想有这样一问。


我看看他,又看看太太。他太太也是一位学者。对面两个人眨着清澈的眼睛。太太又问了一遍,等我的答案。

看来,这问题的确是在困扰他们。太太作为新娘子,也是真诚地想从我这个“过来人”这里得到案例参考,以帮助她自己做出判断和抉择吧。


好吧,我收回白眼,答案很简单。我以我自己的经历如实回答:就是爸爸也带孩子呀。

他俩对看了一眼。


我对着我同学,笑说:对,说的就是你。你一起做家务、带孩子,你平衡了照顾家庭和工作,太太就也平衡了。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是有点过于敏感的。因为从小学起就自觉地fight诸如“你一个女孩子,不要踢球”“你一个女孩子、要文静”“你一个女孩子、话不要太多”之类的规劝。我对职业女性、女飞行员一类词都特别留意,因为没有对应的职业男性、男飞行员的表达。我很高兴我娃完全不再有这样的压力和敏感。


2025/4/16

冠盖满京华


2025/4/16

故宫赶上了颜真卿刘中使帖。不容错过的散氏盘毛公鼎。四楼cafe的金箔蛋糕好看不好吃,猴头菇饭和素卤肉饭倒是很好吃,景色很靓,适合歇脚。

慕名已久的圆山大饭店上海菜,不失不过也不算好,只有宋美龄赤豆松糕名不虚传。景色的确不错。我点菜时说要赤豆松糕,还被纠正为红豆松糕。真是鄉毋寧!

101到处抢镜。

内湖的欣叶·钟菜,蚵仔煎火候恰恰好做。每个菜都可圈可点。


2025/4/16

中台寺,两个博物馆的佛像和碑拓收藏,十分值得一看。

日月潭,之前在照片里看觉得很一般,期待不高。但现场看,天光云影、湖氤山色,其实是蛮震撼的。照片拍不出。俯瞰日月潭全景的涵碧楼,遇到了我吃过的最好的春笋。对吃笋,我还是比较有见识的,没想到这里的笋和茭白都相当可以。

看日落,海峡那一侧。

野柳地质公园的怪怪的石头,太平洋那一侧。

公司里看101。茶水间摆着一种本地startup做的新科技产品试用,很专业的智能手冲咖啡机。


2025/4/15

法鼓山 半日禅


2025/4/14

这个小木棒写的“竹简”留言簿比较有趣萨


2025/4/14

由于周三六开放、午休闭馆的缘故,我五天里跑了三趟中研院,终得参观胡适之故居、墓园,傅大炮纪念馆,以及在历史文物陈列馆看了居延汉简和很多拓片。

台北不大。从市中心开车去南港,每趟往返一个多小时。一路山青云淡、思绪良多。


2025/4/9

春去

寒食连清明,更兼风雨驿。

披衣望春台,春去不容惜。

簌簌垂樱枝,乱红飞无迹。

一朝绿叶新,还待旧燕子。

老燕或迷途,昏鸦喧不已。

东风翻残帖,斜雨侵砚纸。

破屋拟小舟,故园在万里。

云深深九重,欲归帆未起。


抄寒食帖并拟作,十一陌换四纸。(可不敢像坡仙那样韵脚完全无厘头)


2025/4/7

飞机上看了电影《走走停停》,去年的电影,我完全没听说过。大龄单身失业北漂中年返乡之后的gap year。现实主义小制作,带点荒诞、幽默、辛酸、温暖。

虽然和片中借角色之口反复致敬的小津安二郎还有很大距离,但已经颇为惊喜。对一些重要桥段和结尾的处理,极为内敛和理性。一秒的煽情都不给。这点很可贵,我比较喜欢。


2025/4/7

十几载 白驹过隙。

娃们都人模人样地扮上了。


2025/4/3

邻居家去年种了一棵美丽的树,今年开花了。我站人家门口欣赏了半天,还拍照。

一回头,发现邻居回来了。车停在路边,为着不吓着我,等我走了才开回车道。矮油,社恐感到些些尴尬😅


如果邻居从门里走出来,可能更尴尬吧。我家门前也常有人和狗驻足看多肉和eden玫瑰。上礼拜君子兰大开了,有个人都走上近前了。我正好出门,他十分尴尬地打招呼。


2025/3/31

一年一次划重点。还是喜欢纸版演出历。

有一种小时候每周圈阅中国广播电视报的快乐。(SF Symphony演出冊子)


2025/3/30

肖十

上次现场听肖十是大二。刚上完西方音乐史课,恰逢央交来大讲堂演肖十,李心草现场讲解。那大概是我第一次现场听一位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作品。惊为天人。

今时,再演这个曲子,似乎有了更具体的意义。不仅是人们试着解读的仿佛老肖的大半生在眼前一页页翻过的隐喻,更是对人类可以到达的荒诞的状况的悲悯。不是隐喻,而是明示。


2025.3.29

对于书法学习的“功夫”与“性灵”,祝允明有一个辩证的看法,他认为:“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可见,他非常重视在书法方面所下的功夫,同时也不否认学习书法的性灵。祝允明在书法学习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得形体不若得笔法”。这是一句书法学习的至理名言,千古不易!书法的字形是千变万化的。而笔法则是一种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就可以打开书法学习的法门。


2025/3/28

大家都在做图,各种吉卜力风格什么的。我想起前阵子我娃拍的,长曝,我很喜欢诶。回头我也试试。


2025/3/23

昨天看了离同学朋友圈,我也来试做北非蛋,shakshouka。

好像本质就是铸铁锅番茄乱炖打个蛋。


2025.3.21

临帖的关键不是把字形描绘得很像,而是取法笔墨。说白了,就是这位古人究竟是怎么倒腾出这样事儿的线条品质和点划内涵的。同一部法帖,要拿着不同版本的墨迹本、刻本、摹本去参详。同样,古今各位书家、各类书体,要博览、精临,体会谁学了谁,谁创了新。这样临下来,有时学到了招式,有时学到了内功。

从这个意义来说,临习书法更像练瑜伽或练工夫。

(当然,临帖不像那肯定也是不行的,要毕肖直至精微处。所以观察力和手眼协调工夫也是基础,这和其他视觉艺术一致,是越不过去的。)


2025.3.21

韩愈对张旭草书的评价很动人。我想韩愈说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写文章也要酱紫,所以说“文起八代之衰”嘛。只问敢不敢。

韩愈是这样说的:“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把书法从古典主义带向浪漫主义。


2025.3.20

庄子《齐物论》说,“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

罗贯中写诸葛亮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2025/3/20

家门口眼看从moffett空军基地升起来的jet


2025/3/20

群里看到一些漂亮的图。心情颇佳。


一丛花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2025/3/18

闻京城春雪

二月京华得雪迟,冻梅寒柳各仙姿。

东风莫怨林花晚,吹霰妆来春满枝。


2025/3/14

如果够轻,就是一棵草

如果够重,就是一块石头


2025/3/9

古怪的镇子、傍晚的沼泽和熹微的橘辉

出差完的周末,在朋友家留宿了一晚,剑桥镇外的一个村子。非常奇妙。


2025/3/8

火车交通的效率太高了。12:58在机器随便买了张票,一看,下班车是1:01,就直接上去了。乡下人进城,觉得很惊叹。


2025/3/8

来今雨轩

车马纷纷踏故苔,朱墙黛瓦就新台。

书生意气付流水,旧雨不来今雨来。

(图是智珠寺)


2025.3.8

昨天见了小学同学。硕果仅存的还有微信的小学同学。十几年没见过了,也没联系。

去年听说他结婚了。我没赶上婚礼,就说这次见见新娘子。


他一如小时候的沉默寡言、生存能力低、情商为零。只有说起他感兴趣的特定话题时,才会多说几句,眼里有光。新娘子则完全相反,活泼开朗,情商爆表,会笑眯眯地安排座位、招呼侍者、点菜、照顾我们两个nerd,请路人帮我们合影。他俩显然性格极其互补、人也般配。

新娘子一直向我问他小时候的糗事和黑历史。按Rachael的理论,她肯定是特别爱他。他也讲起他俩的长跑,尤其结婚的契机。故事有点轰轰烈烈,令人唏嘘又感动。


他转而说起我们长大的那个大院儿。“现在回老家,我还住在原来那个楼”,他淡淡地说,“每次去取快递,经过你家的楼。你家二楼的窗户,还是原样。”


我这边继续和新娘子聊着天,面不改色,心下动容。


2025/3/6

如果几天开会,只有两小时空闲:在东京的话,我会去根津。在伦敦,格林威治。在纽约,Whitney Museum。那么,假如我是一个游客在北京呢?


2025/3/5

格林威治天文台。踏到春了。

是个小山坡上的天文台。我喜欢来着,远眺一下泰晤士河和新城skyline,附近很静谧。


2025.3.3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这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一千年。

(迷上了看棋魂)


2025/3/2

北京的好咖啡。Roasters如雨后春笋。

潭柘寺的柿子,大白兔枕头,不明生物两只。


2025/2/28

日本海要不要也改叫韩国海?还是north china sea的好?


2025/2/28

红叶樱桃李又开花了。先开花、后长叶。


2025/2/22

来今雨轩

车马踏苍苔,连廊倚水开。

朱墙分古柏,黛瓦就新台。

旧雨随风去,今嚣逐影来。

书斋起歌舞,意气倦蒿莱。


2025/2/21

潭柘寺

寂虑安何处,纷纶惘昼昏。

照心归此路,度月渐重门。

真水逝舟迹,空花留屐痕。

如仪浮万象,去去不须言。

(楞严坛寂照真如藏头)


2025/2/19

城市漫步

冬天的暖阳、萧瑟的树杈、迷人的素菜馆、刺猬形状的咖啡、饽饽铺的枣泥、糖炒栗子和糖葫芦、令人无法拒绝的饺子以及令人凌乱的神奇水果、清雅绝尘的兰花、蓬勃热烈的水仙。

最爱的朋友。


2025.2.15

魏晋南北朝,佛经翻译对诗歌的音韵声律,影响深远。如今,白话文、英文、网络用语、外来语杂芜,不知道会对现代诗的音韵声律有什么影响。白话诗歌才百余年。能探索的事情还有很多。


2025/2/11

元宵灯节。一首词,是我写的。一首五律,是我教DS写的。

春来吉祥、万事如意。


元宵灯会感怀


千户望元月,长街灯火浮。

清歌催玉漏,彩树映金瓯。

真趣寻无所,虚花且共游。

东君何日返,桃李待风流。


白雪·乙巳元夕


疏星冷月,元夕夜,尘毂逐转香车。

箫管弦歌,东风未起,谁妆满树清嘉。

绾烟纱,簇云锦,陌塞楼遮。

半分假,半当真处,一枕散流霞。


春正、与问宝灯,凭猜曲事,各参差。

短烛照还长影,残酒各斟些。

三十载、旧尘浮绘,笔笔是空嗟。

纵年年再,雕花未及真花。



2025/2/9

小时候,红楼梦看过不下二三十遍。红学各派,评点派、考证派、探佚派、索隐派,应看遍看。目力所及的所有学术专著、论文集,所有版本,乃至民间杂书、续书、同人文,不是一本一本看,而是以图书馆为单位,一书架一书架地看。哈,这样的大话,说到这里,你就知道,我肯定是要欲抑先扬。


那时候,我最烦的就是索隐派,无论是影射清初宫廷、还是家族宅斗,实在没眼看。此后这十多年,我就没怎么再跟踪红学新进展了,直到前几天忽然入坑,展眼一看…不得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悼明派,把我击中了。


目前我还没有完全被说服,各种说法各显神通、良莠不齐。哗众取宠居多、真才实学难辨。

但是…但是… 一旦点破悼明的主旨,太多事情就能讲通了,一通百通。不见得书中某某人非要映射某某皇帝、某某太监、某某文臣、某某武将,那样太穿凿了。文学的隐喻往往可以是模糊、多义、多向的。

但是,悼明能解释一个大关目,解决我的一个大困惑。我很小的时候,就隐隐从文字里感到,千红一悲、万艳同哭,太宏大了,太悲痛了。这似乎不仅止于小情小爱,也不止于小家没落。尤其代入古代文人来说。真的不至于。那种心痛,王国维说李后主,如释迦、基督般荷担人类之苦痛。红楼梦正是这个感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一个文人、士子来说,有什么事情,能悲痛到这个程度,能字字血泪地写这样一本书。说是为了亡国之痛,就一通百通了。


现在我还还没法下结论。我准备只好把这十几年落下的不管是学术论文、还是民科up主,都补一补。最主要的是,得把明朝的诗词读一遍。原来我一向嫌弃明朝人的诗,看得很少。现在,为了红楼梦,值得细读一遍,烂诗也忍了。不了解当事人的梗,怎能看懂当时人争相传抄的第一爆款网文呢。


如果不足够熟悉明史,不够熟悉明朝的诗词曲文、乃至小说笔记戏文,大概没法下结论。好好补补课,再重新细读红楼梦原文,我想,会有收获的。

乙巳年立个flag吧。


2025/2/8

薇拉鲁宾天文台。

看到光学望远镜几个字,莫名感到有点复古怀旧是咋回事。


薇拉鲁宾天文台LSST·雪景

帕琼连九岭,白雪接苍冥。

巡野三光镜,周天亿像屏。

透空寻暗物,带外访行星。

银汉何寥廓,小舟曾未停。


P.S. 我方才也加入教DS写诗的行列了。一句一句教、一字一字改。


ai直出的诗是不行的,塑料感满满,一眼可辨。但如果经过人类调优的话,ai会是个不错的工具。ds比openai的中文语料好一些,检索、联想起来,比搜韵、查书更快捷。不管怎么说,最后的成品效果,还是取决于这个给prompt并手工调优的人的特定感受和写作水平。好赖都不能怨ai。



2025/2/7

新春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

马勒七


2025/1/26

一年一度 十香菜


2025/1/23

小桔燈


2025.1.5

古人有言: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


2025/1/4

谢谢离同学和她先生的星空摄影,借给我题照。

很喜欢离同学说的几句话:

——星河倒转,像打翻了装满宝石的沙漏

——时间间如砂流逝、恒河沙数

于是写进诗里。


2025/1/4

am:我买到了一箱芦柑。

我:好呀!

am:不是橘子,是芦柑。

我:太好了。检查了,有烂的吗?

am:什么?

我:有烂的吗?

am:什么?

我:…….

am:…. 哦你说的是中文啊。我以为你说landing…什么landing的芦柑。

我:那肯定是没有降落的芦柑。芦柑们都起飞了。



2025/1/1

六神这篇文章,写得有趣。有讽刺、还有悲悯。

我对罗振宇的感觉,和六神是一模一样的曲线,十几年来。

最近,竟然觉得可以听他叨叨了。是因为在那些表层的滑稽油腻谄媚之下,好像让人看到了倔强。虽然并不很喜欢他,也并不认同他说的很多话,但看到他这样穿越时代周期、又穿越自身年龄和健康周期,觉得照见了过去十几年的浮沉,令人唏嘘。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