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Writer's pictureOne Kayak

#16 [咖啡产地故事] 源头之国埃塞俄比亚

Updated: Apr 30, 2022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唯一未被殖民过的国家。可考历史上溯超过三千年。最后一个王朝绵延七百年未曾间断。这片土地出土了古人类头骨"智人之母"Lucy,也被认为是橄榄树、小麦和咖啡的发源地。


今天,埃塞俄比亚拥有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亿多居民。这里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产地之一。


2018年,新总理艾哈迈德与北方邻国厄立特里亚签署和平协议,释放政治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转过来的2019年,却是内忧外患的一年。对外,咖啡价格降至十年新低,平均每磅青豆价格不足1美金。对内,南部地区部族冲突不断,造成100多万难民。面临接踵而来的困境,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下个月,2020年8月,又要进行大选了。


历史上溯三千年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西面高原土壤肥沃,东临红海和煦便利。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载,公元前2000年之前,法老曾派商队非洲角(Africa Horn)地区购买香料。传说就是后来的埃塞俄比亚。古埃及将这块土地称为Land of Punt。


古希腊人将埃及以南红海沿岸的土地成为Aethiopia (Αἰθιοπία),意为”太阳晒黑的脸“。西方世界对埃塞俄比亚Ethiopia称呼便来源于此。


希伯来圣经记载,公元前1000年左右,非洲有位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来到以色列王国。根据埃塞俄比亚的传说,示巴女王就是埃塞俄比亚女王。她向以色列王国的所罗门王询问智慧,二人生下一子孟利克 (Ebn Melek),后来成为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一世 (Menelik I)。


公元前十世纪,北方临海厄立特里亚(Eritrea)地区,迪姆特(D'mt)王朝建立。


公元二世纪左右,有文字记载,阿克苏姆(Aksum/Axum)王朝在北方高原地区建立。比邻港口,海军力量较强。退可自保,进可通商,成为红海地区的强国。考古发现,这个王朝与埃及、伊朗、阿拉伯半岛国家、锡兰、印度等国家都有贸易来往。犹太教、伊斯兰教、闪米特人、阿拉伯人和高加索人都曾对这块土地的种族、文明、艺术、宗教和政治带来影响。


基督教自公元四世纪传入埃塞俄比亚,至五世纪站稳脚跟。埃塞俄比亚成为欧洲以外极少数的基督教国家。


公元六世纪,埃塞俄比亚势力范围延伸到红海彼岸的也门地区。公元520年,国王卡勒普(Kaleb)为保护当地的基督徒,跨过红海,入侵也门地区,罢黜当地国王,另立总督。后来总督自立为王,卡勒普试图再次跨海入侵,但没有成功。此后1500年的时间里,埃塞俄比亚军队再未出征。等到下一次离开非洲,已经是二十世纪的朝鲜战场了。


公元六世纪左右,埃塞俄比亚人已经开始咀嚼咖啡果提神,或者用铜壶烹煮未经烘焙的咖啡果实。随着这次出征,咖啡种植传到也门地区。说来也巧,正是由于这个偶然的契机,才有了几百年后荷兰人从也门偷运咖啡到爪洼种植的故事。进而,咖啡席卷亚洲、美洲、非洲的种植园,今天已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最后的王朝绵延七百年


阿克苏姆王朝从7世纪起开始衰落。10世纪末被扎格维王朝(Zagwe)取代。1270年,原阿克苏姆王朝的支持者阿姆莱克(Amlak)推翻扎格维王朝,并获得宗教势力支持,建立新王朝。这个最后的王朝血统不曾间断,一直延续到1974年。


十五世纪,葡萄牙船队来到埃塞俄比亚,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帝国"。西方世界与埃塞俄比亚建立了联系。此后,埃塞俄比亚受到穆斯林入侵,曾数次请求葡萄牙的支持。葡萄出兵支持,并有传教士和外交官随军队前来面见国王。 但总体来讲,从阿拉伯世界兴起,直到西方殖民者觊觎红海,埃塞俄比亚处于与世界比较隔绝的状态。


十九世纪中期,经过多年王子内战,特沃德罗斯二世(Tewodros II)统一埃塞俄比亚。1867年,英国入侵,埃塞俄比亚战败,国王自杀,并割让了东非海岸线上的英属索马里地区(Somalia)。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红海沿海繁荣。1872年,约翰内斯四世(Yohannes IV)即位。法国和意大利都图谋占领埃塞俄比亚。英国为了遏制法国,支持意大利。1888年,2万意大利军人入侵,占领红海沿岸的厄立特里亚地区(Eritrea)。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 II) 称帝,建都阿德斯阿贝巴(Addis Abeba),向南部、东部和西部扩张领土。


为了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稳定北方局势,孟尼利克二世与意大利签订《乌恰来条约》(Treaty of Ucciali)。意大利赶紧据此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但埃塞俄比亚不同意这个说法。


1895年,意大利再次从北方入侵。埃塞俄比亚军队击败意大利,1万7千埃塞俄比亚人在战争中死亡。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赔款并废除《乌恰来条约》。但是,埃塞俄比亚承认意大利在已占有的北方厄立特里亚地区建立殖民地。


此后,埃塞俄比亚与英国殖民地苏丹、肯尼亚和英属索马里、法属索马里(包括吉布提Djibouti)划定边界。地图上可以看到,经过各国蚕食,塞俄比亚已经没有出海口。今天,曾经法属的吉布提(Djibouti)已经成为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的出口贸易必须借道这个港口出海。两国保持着盟友关系。


但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属索马里边界仍有争议。这为1935年第二次意埃战争埋下伏笔。


孟尼利克二世是一位传奇君主,他结束了几百年的游牧政权,把首都亚德斯亚贝巴(Addis Abeba),营造成世界性的城市。这里聚集了来自欧洲和中东的手工艺人和商人,建起埃塞俄比亚第一批邮政、电话、银行、医院、现代化学校,出版第一份报纸,并建立了第一条铁路(从内陆到法属吉布提港口)。埃塞俄比亚进入近代文明。


14世纪,咖啡传入阿拉伯地区,人们开始烘焙咖啡。17世纪,荷兰人从也门偷运咖啡种子到爪洼种植,随后传到中南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种植园。18世纪,随着咖啡产量增长和冲泡技术发展,咖啡馆成为欧美的新风尚。


在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19世纪扩张领土时,将南部的肥沃土地也囊括进来。这里包括了咖啡原产地Kefa和Harerge地区。


19世纪末以前,埃塞俄比亚咖啡年产量不足800袋(60kg青豆标准袋)。孟尼利克二世十分喜爱咖啡。基督教会也予以承认,认为这不是穆斯林的异教徒饮料,于是咖啡产量逐渐提升。1915年,埃塞俄比亚咖啡年产量达到2000袋;1927年达到6万袋。



王朝破灭军政府上台


1935年,第二次意埃战争爆发,皇帝塞拉西一世(Selassie I)流亡英国。

1941年,二战期间,在英军的协助下,埃塞俄比亚本地击退意大利。塞拉西一世重返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和北方厄立特里亚结成联邦。但在1961年,塞拉西一世废除联邦制,将厄立特里亚作为第十四个省。此后,厄立特里亚地区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冲突,直到1993年厄立特里亚独立建国。


二战后,埃塞俄比亚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帮助埃塞俄比亚开展甘蔗种植业,建立了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至今仍在航线数量和飞机数量上排名非洲第一。


埃塞俄比亚进入现代化进程,在首都建立第一所大学。1955年新宪法取代1931年宪法。这一时期执行市场经济政策,旅游、金融、交通等行业建立起来。但农业仍是支柱产业。出口大量农产品创汇换取布料、鞋子等生活必需的轻工业产品。


1965年至1974年期间,埃塞俄比亚连年大旱,20万人失去生命。1974年,地方军人武装罢黜塞拉西一世,建立军政府。军政府杀害59名皇室成员和政府官员。塞拉西一世次年死于皇宫地下室。塞拉西一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带领埃塞俄比亚走向现代化,也有人批评他的专制独裁。

军政府进行土地改革,公有化地主土地和教会土地,受到来自皇族、贵族和地主激烈抵抗。许多旧贵族聚集到厄立特里亚地区。军政府武装打击这一地区。1977年,索马里从南部入侵,埃塞俄比亚军政府得到苏联和古巴支持,击退索马里。1977-1978年间,上万人死于内部斗争与清算。


1984-1985年,大饥荒席卷全国,120万人死亡,超过600万人受到影响。大中院校学生下乡,大量居民从高原迁至土地比较肥沃的南方草原地区。由于土地公有,市场交易受限,农户们生产的积极性不高,种植仅为自家糊口。

1987年,苏式新宪法颁布,国名更改为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


这个时期的的咖啡产量每年约130万袋。1972年,耶加雪菲产区建立第一个水洗处理厂。


三十年来的内忧外患

经过连年饥荒和内乱,1991年,北方高原地带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推翻军政府。领袖泽纳维(Zenawi) 就任临时总统。1994年,新政府开设两院,颁布新宪法,改制联邦,更名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泽纳维1995年就任总理,直至2012年去世。


冷战结束后,伊斯兰势力在中东兴起,埃塞俄比亚与西方国家寻求结盟。911以后,埃塞俄比亚与美国建立反恐同盟,允许美军在东部城市Hurso驻扎。


泽纳维时期延续土地国有制,但调整了极左政策。2002年开始,埃塞俄比亚逐步开始私有化和公私合营进程,开放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除军事、电信和航空运输等命脉行业必须与国有资本合作之外,金融、贸易、旅游等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并鼓励外商投资花卉、农产品加工、医疗、教育、旅游、建筑等行业。


泽纳维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改制联邦,试图缓解民族矛盾。但民族问题未得到解决。

  • 埃塞俄比亚西北部高原的原生居民,逐渐分化为提格利尼亚(Tigray)、奥罗莫(Oromia)和阿姆哈拉(Amhara)等民族,信奉基督教科普特正教,语言相近。

  • 埃塞俄比亚东部是炎热干旱的热带荒漠,穆斯林民族在此居住,历史上与高原民族产生过剧烈摩擦。

  • 埃塞俄比亚南部是低海拔的热带草原,是咖啡的原产地。这里有相当部分的高原居民移居、来自肯尼亚等南方国家的游牧民族和穆斯林,信奉科普特正教、基督新教和伊斯兰教。

民族问题裹挟着政治变革和经济改革,逐渐凸显出来,至2016年,仍然数度冲突,造成平民伤亡和大量难民。


在泽纳维政府执政期间,厄立特里亚已与1993年建国。但双方边境争端不断。1998-2000年两国交战,造成数万人死亡。


2004年以来,埃塞俄比亚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均GDP增长超过10%。2010年,埃塞俄比亚开始”增长与转型“的五年计划,今年正是第二期的末尾。


2011年,东南部非洲之角的索马里爆发大规模旱灾和饥荒,大量难民逃入埃塞俄比亚。


2014年,埃塞俄比亚高原陷入旱涝双害,种族问题更尖锐起来。北方,奥罗莫人和阿姆哈拉人对提格利尼亚人执政不满,爆发大规模抗议和冲突。南方,奥罗莫人、索马利亚人和其他部族冲突,出现大量难民。


2018年,现任总理艾哈迈德当选。他出访厄立特里亚,宣布解除敌对关系,释放政治犯。两国在沙特阿拉伯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冲突。艾哈迈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同年,奥罗莫人与南部部族再次武装冲突,造成140万难民逃亡。首都街头抗议引发冲突造成67名平民死亡。

目前,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其中85%为农业人口。农业占GDP约45%。主要农作物包括大麦、小麦、谷子、高粱、玉米、苔麸。经济作物主要是咖啡、油菜籽、花卉和甘蔗。由于农业技术落后,主要是靠天吃饭,歉收时虽然已能避免大饥荒。但仍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995年,45%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2015年,这一数字仍将近30%。



2000万居民的生存仰赖咖啡种植业


埃塞俄比亚咖啡每年出口300多万袋,创收7-8亿美金,贡献出口额的70%以上。全国20%的人口(约2000万)仰赖咖啡业生存。


埃塞俄比亚也是一个咖啡消费大国,每年生产咖啡700多万袋,其中超过一半会本国人民消费。


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南部。产业非常分散,95%的咖啡生产来自4百多万个小规模咖啡农户,每户平均种植面积不超过3英亩,每天的收入小于1美金。除极少数种植园有实力进行一条龙种植、采收、处理、直销海外的操作,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能力和资金自己操办。他们在自家住房附近散种咖啡,收获季节采收后送到附近的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或者交给中间商收购。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咖啡豆集中处理,难以区分。每个批次质量不一,难以卖上价格。


2006年,纪录片《黑金》(Black Gold)讲述了埃塞俄比亚Oromia省合作社经理梅塞克拉的故事。他代表Oromia省101个合作社的7万多家咖啡农,奔波在世界各地与买家谈判,试图为咖啡豆争得稍好的价格。全世界的咖啡生产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主要在发达国家。超过70亿美金的咖啡贸易价值链上只有不到8%给到原产国。高度依赖单一农作物的小作坊种植主们在大宗买手面前,谈判砝码寥寥无几。短期波动的咖啡价格,可以使大宗交易者规避风险并从中获利。而这些轻微的波动可能造成一个农户整年艰难度日,甚至为了清偿债务失去种植园。梅塞克拉曾去日本接受培训,他在管理咖啡贸易之外,以合作社之力资助村民兴建学校、健康中心和纯净水供应站,并将盈利返回给农户。


2007年,为了寻求更高品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也帮助小农户提高生产质量和收入,荷兰进口商Trabocca公司提出”红果计划“。这个计划鼓励全手工采摘全红的成熟果实,进行手工筛选,以小批量(25-50袋)采收。只采摘成熟红果,不可泥沙俱下,能显著提高口感。Trabocca公司收到咖啡后,进行杯测和评比,承诺对符合标准的农户发放高额奖金。这个计划吸引了不少埃塞俄比亚妇女参与手工采摘。


埃塞俄比亚政府也采取措施促进咖啡生产和出口。2008年,埃塞俄比亚大宗交易所成立(ECX),旨在使交易更加便捷、信息更为透明通常、交易价格减少波动。ECX主要进行咖啡交易(也进行油菜籽、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交易)。ECX是一家私有企业,得到世界银行的帮助。至2011,交易所成交金额比成立之初翻了三倍,达到近1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是咖啡。然而,ECX也为业界所诟病——主要原因在于ECX大宗交易的咖啡豆无法追溯产地。这对于精品咖啡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ECX刚刚建立那年,埃塞俄比亚出口咖啡被检查出农药残留。经过查明,咖啡豆并无问题,污染来源是反复使用的运输黄麻袋。埃塞俄比亚政府下令全国焚烧所有麻袋,但新的麻袋供应不足又限制了下一年的咖啡出口,2009年的出口几乎全军覆没。


近十几年来,逐渐有欧美投资者来到埃塞俄比亚建立咖啡种植园,出品单一庄园咖啡(Single Estate)。例如Bench Maji产区著名的瑰夏庄园(Gesha Village)就是由美国人Rachel Samuel和Adam Overton建立。他们2007年来到埃塞俄比亚拍摄纪录片,被这里的风土人情吸引,定居下来,决定在瑰夏(Gesha)原产地培育种植瑰夏咖啡。经过几年的时间,他们终于选定Bench Maji的一片海拔1,900-2,100米的土地,开辟为瑰夏咖啡种植园。每到收获季节,雇佣大量本地妇女,手工采摘筛选,八个子园区标签清晰,便于追溯。种植园也有实力建立自己的咖啡豆处理厂,进行水洗或日晒处理,再装袋准备出口。从2011年第一季出品,全部咖啡豆均在88分以上(80分以上称为精品咖啡豆)。2016年开始,瑰夏庄园每年举办直销拍卖,成为埃塞俄比亚第一个单一庄园的咖啡豆拍卖会。


目前,埃塞俄比亚政府允许的咖啡出口有三个途径——ECX大宗竞标、合作社、单一农场直销。后两者规模较小,但通常可追溯产区和品种,单价较高。此外,如果农户能够取得有机(Organic)证书或公平交易证书(Fair Trade),也能显著提高单价。当然,这对于缺少资金和知识的小农户而言, 依然困难重重。


2019年,埃塞俄比亚开始在西南部的Jimma产区兴建咖啡工业园,致力于咖啡加工以及出口清关等一站式服务。


2019年,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754万袋,出口364万袋,排名非洲第一,世界第七。占世界咖啡出口份额4%左右。


2020年6月,咖啡价格仍在持续下降,不断探底十年新低。回到2011年,咖啡青豆每磅平均3美元上下。而这个月,每磅平均不到1美元。质量较差的Robusta豆平均只有60美分。埃塞俄比亚出口品质较好的Arabica豆平均也只有1.4美元左右。

下月,2020年8月16日,埃塞俄比亚将进行大选。我们在大洋彼岸关注着,这个古老的“源头之国“将何去何从。


今天,埃塞俄比亚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产地之一。这片土地值得我们挂心的,不仅是每一杯清澈明亮无可取代的咖啡,更是每一个咖啡农户的命运。



本站相关阅读~~

Kayak #17 [咖啡产地故事]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产区一览

Kayak #24 [咖啡产地故事] 咖啡的迁徙,一部殖民地种植园和贸易的历史

Kayak #13 [试豆] 特级限量瑰夏豆2020

Kayak #14 咖啡简史(上)——产地篇

Kayak #15 咖啡简史(下)——饮用篇



转载请联络作者并注明原网站

www.onekayakpanda.com



Disclaimer:

本文无赞助合作推广。只有心头好。


Photo Credit: Meklit Mersha, Troboca, Getty Images, Wiki


References:

16. Ethiopia by Harold G. Marcus

106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